-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利用含偶氮苯基團的DNA鏈段組裝于聚合物納米通道模板上,構建了光調控的納米通道
近日,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仿生智能界面科學中心研究人員利用含偶氮苯基團的DNA鏈段組裝于聚合物納米通道模板上,構建了光調控的納米通道。該系統利用了DNA的高度可編程性和偶氮苯分子的光響應特性,構建了光響應分子機器,結合人工固態納米通道技術,實現了光驅動的ATP分子跨膜傳遞,其傳遞速率是自由擴散的27.8倍。該工作受生物體啟發,獨特地利用光來調控DNA適配體的展開和折疊,從而實現對生物分子的捕獲
2018/12 142
-
“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是當今世界面臨的兩大難題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王峰研究團隊與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合作,發展并報道了生物質發酵液的轉化的新策略,實現ABE溶液(丙酮-丁醇-乙醇-水)的高效率、高選擇性制備化學品4-庚酮,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王峰研究團隊與北京大學馬丁教授合作
2018/12 519
-
研制出一種兼具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具有零排放、能量效率高、功率可調等優點,是未來電動汽車中最理想的驅動電源。但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陰極端氧還原反應的動力學十分緩慢,需要使用大量貴金屬鉑納米催化劑作為電極催化劑來維持電池的高效運轉,這使得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成本十分高昂,限制了其大規模商業化應用。在鉑基催化劑中,提高鉑基催化劑在氧還原反應中的質量活性以及催化穩定性,是降低貴金屬鉑用量的途徑。但其中絕大部分催化劑的穩
2018/12 75
-
中科院安徽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趙南京研制出一種新型環境監測系統,實現了對工業排放廢水中多種重金屬的實時在線自動監測。
近年來重金屬污染事件時有發生,其中鉛、鎘、鉻、汞、砷等危害較大。目前對水體中重金屬的在線測量主要采用比色法和電化學分析法,這兩種方法各有缺陷,有的不能同時測量多種離子,有的靈敏度較低。日前,由趙南京研制的“工業排放廢水重金屬在線監測技術系統”通過專家組驗收。這種系統基于激光誘導擊穿光譜技術,以石墨基片為水樣載體,通過自動加載與卸載石墨基片、水樣自動進樣與精確滴定、樣品烘干、光譜測量與分析,從而實現
2018/12 88
-
金屬-有機框架成為極受關注的材料
眾所周知,PCP的無機骨架(M-O-M鏈狀簇)對其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許多情況下,PCP的無機部分可能只是金屬,在除去客體-溶劑分子后,會導致PCP結構崩潰,從而顯示出非常低的熱穩定性。增加材料的疏水性,使得水分子不能進入結構,從而可以避免PCP的結構崩潰。最近,日本京都大學的Koya Prabhakara Rao和Susumu Kitagawa等研究者利用1,3,5-三(間
2018/11 134